今天的文章我們主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掛面廠生產中所涉及的設備和工藝,在制作掛面的生產過程中,干燥是***后一道生產工序,直接決定了掛面成品的質量高低,對各大生產廠家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大部分的大中型掛面廠所用到的干燥工藝主要包括以下三種:
面條為內部擴散控制型物料,干燥過程的速率取決于內部水分向表層遷移的速率,因此,提高內部水分遷移速率、降低表面水分蒸發速率是提高干燥效率、保證掛面質量的關鍵。
高溫快速干燥法:此方法由中國傳統掛面干燥方法演變而來,主干燥區的溫度為50℃左右,干燥時間為2.0~2.5h,這種干燥方法的溫度較高,耗時較短、產量大,設備投資少;但穩定性差,掛面質量難以保證,控制不當容易導致酥面。

低溫慢速干燥法:該方法的***高溫度在35℃以下,干燥時間為7~8h,產品質量良好且穩定,設備配套性好,溫、濕度便于控制;但干燥時間長,生產效率低,烘房占地面積大。
中溫中速干燥法:該方法是目前掛面生產企業的主流干燥方法,主干燥區的***高溫度接近45℃,干燥時間為3.5~4.0h,掛面質量較穩定,干燥效率較高,此干燥方法被列入行業標準SB/T
10072-1992《掛面生產工藝技術規程》。
溫度、相對濕度、風速等是影響掛面干燥效果的主要因素。傳熱傳質理論認為,溫度越高,物料干燥速率越快,而干燥速率過快是導致產品質量劣變的重要原因[53]。普遍應用的掛面干燥方法其主干燥區段的***高溫度在45℃左右。研究結果表明,干燥溫度為70℃時,掛面的彎曲度、扭斷力和煮后拉伸力較好。
調節相對濕度可以控制面條表層水分的蒸發速率,使面條保持合理的脫水速率。相對濕度是影響掛面干燥的主要因素,主干燥階段前期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75%左右),保持外擴散與內擴散的速率基本平衡,可以防止面條表面結膜,防止酥面。
掛面干燥設備主要由烘房、供熱系統、通風系統、傳動機械等組成。目前,掛面烘房的結構主要有索道式和隧道式2種。在索道式烘房中,單排掛面在傳動鏈條的作用下往復式運行,運行距離長(約500m),轉彎處易掉桿。隧道式烘房兩端開放,掛面多排并列進入,全程直線運行,烘房長度一般為60m左右。掛面工業生產中,烘房內溫度和濕度的控制主要是通過人工控制導熱油或熱水的溫度和流量、排潮口的開合及排量、風扇的轉速來調節。
烘房內風速不僅影響面條表面水分的蒸發速率,還影響烘房內溫、濕度的分布,且在各干燥區段的影響方向和大小有所不同。研究表明,影響掛面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相對濕度,其次是溫度和風速。